防疫不是泄露个人信息的挡箭牌,任何组织和个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越线”
- 中国妇女报
- 2020-04-22 09:34:15
日前,一份青岛胶州市中心医院往来人员“名单”在网络传播,多达6000多名“密接人员”的个人信息被“毫无保留”地公开。目前,当地警方已经依法对造成泄露的3人给予行政拘留处罚。
疫情期间,公民配合防疫工作提供个人信息,是以让渡部分个人权利的方式优先保障公共利益。而相关主体一边收集一边泄露,无疑是对隐私权的侵犯,给当事人生活带来骚扰、歧视等很多困扰。
疫情期间公开部分涉疫个人信息有助于人们做好防范,但必须视情况适度公开。个人信息中有关出行轨迹的信息,比如去过哪里、坐过什么车、大概住在什么方位,是可以公开的,而姓名、电话、身份证号码、详细的家庭住址明显没有必要公开。对此,网信办不久前专门出台《关于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利用大数据支撑联防联控工作的通知》,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公开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因联防联控工作需要,且经过脱敏处理的除外。通知的出台表明在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同时,个人隐私权同样不可漠视。
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相关部门要在源头和过程中坚守底线。在采集信息时,多一些专业人士负责,杜绝私自复制传播。对于参与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而言,更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做到对个人隐私“守口如瓶”。同时也必须明确,为疫情防控收集的个人信息,不能随意公开、转发,更不能挪作他用,疫情结束后还应及时封存或删除。说到底,防疫不是泄露个人信息的挡箭牌,任何组织和个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