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违规突破底线攫取“眼球经济”的行为不可取
- 南方日报
- 2020-04-23 11:32:18
4月21日,就“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男子周某出狱后遭多家网红经纪公司争抢签约一事,中国广告协会和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相继发声。前者鲜明指出,对某些网红经纪公司为“流量变现”而丧失道德底线、有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良好风尚、损害社会化营销产业业态形象的行为表示反对;后者也明确表态,对无视行业道德底线,破坏行业健康生态的网络经纪公司,将纳入负面清单。
较起真来,既然周某声言“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那么一旦与那些争抢的网红经纪公司签了约,就变成了给他们打工,岂不是自相矛盾了?当然,这些经纪公司不会在乎这种逻辑上“打脸”的尴尬,明眼人都知道他们看中的是周某眼下的热度和话题性。不排除部分公司还是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到一些不妥的,否则也就不会抛出签约是为了帮助周某“改造”人生的论调。可随着人们越来越熟悉这类经纪公司的炒作套路,这样的说辞不但透露着蹭热点的虚伪,更让人觉得是踩着底线故意而为。
公众看不惯经纪公司争抢签约周某,既不是妒忌伸向他的橄榄枝,也不是对周某在承担了应有的法律责任后回归社会的歧视,而是对那些无底线炒作话题、吸引眼球、奉流量为圭臬者的抵制,体现了守护社会底线的基本共识。周某当然有选择当主播或者从事其他工作的权利,但这与经纪公司蹭热点消费周某是两回事。追根溯源,在周某即将出狱之际,再次翻出其四年前说过的话、并以此为切入点制造话题,忽视周某的真实遭遇、困顿和变化,本身就偏离了价值方向,也是对周某的不公正。
网民围绕周某语录做文章,制作了很多搞笑的图片、表情包,还开了以他名字命名的贴吧、微博和抖音话题,甚至称其为“窃·格瓦拉”。站在个体角度,这些恶搞、解构或许是无意识的,然而当各种恶搞、解构汇聚成网络狂欢时,就应该正视其传达的社会价值观念。现实真的如周某当年所说的“进看守所感觉像回家一样,里面个个都是人才”么?很显然,正常人都会看出周某说这种话的不正常。而一些经纪公司以“流量变现”驱动,居然愿意为此付费,也太欺负用户无知了,合该受到更多人自发抵制。
“网红经济”大行其道,“流量变现”规则下,有的人靠颜值,有的人靠才能,有的人靠打动人的心灵,当然也有人靠“不走寻常路”,然而再怎么不寻常,也应该有底线。有人说,从当年“凤姐”“犀利哥”,到去年流浪的“沈大师”和如今爆出惊人之语的“窃·格瓦拉”,这些人重新定义了网红。不过,仅因为出格而受网民一时追捧来说,恐怕根本不存在什么“重新定义”之说,其一直以来就是网络文化的一部分,且其热度退却之后被遗忘、冷落的结局也大体无二。
真正有可能进行“重新定义”的,是资本眼中这些人的“价值”。比起“凤姐”在网络上走红之后,顶多受到个别机构邀请参加一些不上档次的营销活动,如今越来越多网红经纪公司借着“包装”这种“重新定义”的手法,不惜违规突破底线攫取“眼球经济”,看起来着实病得不轻。行业协会发出声明,体现了行业自治的自觉,同样也需要公众多点理性,免得“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