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英雄》讲述真实救援事件的电影,为何会让观众有不真实感?

  • 光明日报
  • 2019-08-16 14:41:30

电影《烈火英雄》海报 资料图片

编者按

日前,电影《烈火英雄》的热映,收获了广泛好评。影片在呈现惊心动魄的消防救援过程的同时,让观众了解了消防员这个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迎难而上、不怕牺牲的群体形象。这部影片不仅是中国首部大规模聚焦消防员群体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也是国产电影对灾难类型片的突破。它的出现,代表着华语电影工业化程度的提升。加上它可观的票房,意味着国产新主流大片在探索中得到观众和市场认可。本报开辟专版,对这部影片做进一步解读,以飨广大观众和读者。

8月1日,电影《烈火英雄》上映第一天,演员杜江凭借话题“杜江哭戏”登上了网络热搜,“泪如雨下”的场面让观众深受震撼。影片展现的消防员勇担使命、向火而行的英雄形象让人潸然泪下、铭刻于心。截至8月15日,《烈火英雄》票房突破13亿元,叫好又叫座,实现了主旋律电影商业化的再一次成功探索。

《烈火英雄》以真实事件为蓝本,讲述了一群消防员在沿海油罐区发生火灾的危难时刻,团结一致、誓死救援的动人故事。影片自点映期起,便引发观众热议,不少观众被消防队员不畏艰难的精神感动,也有一些观众对影片的真实性发出质疑。导演陈国辉在接受采访时回应:“消防队员的真实情况,远比电影更糟糕。”

有观众质疑影片中关闭油罐阀门需要转8000转“过于夸张”,真实情况却是——“彻底关闭一个阀门需要转8万圈”

《烈火英雄》改编自蒙古族作家鲍尔吉·原野的长篇报告文学《最深的水是泪水》,故事源于2010年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事故。《烈火英雄》密集的催泪情节,令部分观众对影片本身产生了“煽情嫌疑太重”“一些情节过于夸张”的疑问。来源于真实救援事件的电影,为何会让观众有不真实感?

鲍尔吉·原野对记者说:“在看这部电影时,我的感受跟别人不一样,电影一开始我的泪水就蒙住了眼帘。所有的演员完全是我当时采访的原型人物,我看完之后非常难过,被消防队员永不屈服的精神所感动。”杜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当初听影片原型故事时也不敢相信那都是真的。经过对原型事件报告文学的阅读和对当年“烈火英雄”的亲访,杜江才真正了解到,这些真实事件,远比剧本震撼人心。

事实上,9年前发生在大连新港的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凶险程度与电影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些观众以为夸张的剧情,并不是虚构。影片中有一个场景,黄晓明饰演的江立伟需要转8000转才能将油罐阀门关上。在电影中,这看似一个艰难的任务,然而,在现实事件中,任务更为艰巨。

电影中江立伟的原型人物、参加大连新港油罐区火灾救援的消防员桑武回忆,他们当时曾带技术员进入罐区,先后有两批人员增援,但随着一次次爆炸,技术员和增援力量相继撤离,桑武和两名队友选择了不撤。经过8小时鏖战,他们成功关闭4个阀门。桑武说:“彻底关闭一个阀门需要转8万圈。这个数字是电影中的10倍。在此过程中,因为手套全是油,戴着也不得劲儿,干脆脱掉手套,灭完火才发现双手的皮已经没有了。”

《烈火英雄》中的真实细节还有很多:灭火战斗结束后,天亮了,劫后余生的消防队员开始用餐,马卫国将自己的鸡腿放在牺牲战友的头盔前。对于这场戏的创作,杜江表示,“吃鸡腿”的场景也有着真实原型。他听一位曾参与大连“7·16”救援的消防队长介绍,当年这些在救灾后满脸黑漆漆、手上满是血泡的战士们,就是这样坐在一起吃着鸡腿,那是他们人生中“最好吃”的鸡腿,胜利却充满苦涩。

鲍尔吉·原野告诉记者:“许多当年参与这起救援事件的消防官兵都不敢去看电影,因为现实远比电影残酷,他们不想再去面对这些苦难。”

“感谢这部电影,让我们记住他们!”

作为国内少有的消防题材影片,《烈火英雄》为观众还原了真实的“伟大”与“平凡”的消防员群体形象,为观众展现了消防员作为普通人有血有肉的情感。黄晓明饰演的江立伟因为得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在火场上曾试图躲避,他在执行任务前最大的愿望是“活着出去见老婆、孩子”。杜江饰演的队长带领的队员们在任务艰难时也表现出了恐惧的本能……

爆炸现场其他人都在撤退,只有消防员不顾一切向前、向前。陈国辉回忆,有一名消防队员曾对他说:“我们不怕死,但我们很怕你们不知道我们干了什么,很怕家人不知道我们干了什么。”谈及《烈火英雄》的创作初衷,陈国辉说:“影片中很多的感人细节都取材自原型事件,我们的创作初衷,就是希望用电影抵抗遗忘。”

8月10日,《烈火英雄》主创团队来到大连的电影放映现场,当年大连“7·16”事件亲历者和最早报道现场的记者,受邀交流当时近距离接触灾难的感受。一位亲历者几度哽咽:“这是我第二次看《烈火英雄》,这次特意带着女儿来的,我俩都哭到不行。她是2008年出生的,事件发生那一年女儿才两岁。她刚才就一直跟我说,如果没有英勇的消防员哥哥,我们是不是就不能坐在这里了。感谢这部电影,让我们记住他们!”

作为博纳影业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打造的“中国骄傲三部曲”中的开篇之作,《烈火英雄》在暑期档的火爆,为我们启迪了文化传播的新思路——有价值的影视作品,不能只局限在对票房的追逐上,要深入挖掘值得歌颂的英雄群体,实现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的同频共振。

主旋律商业影片再添新范本

从前两年的《湄公河行动》《战狼2》《血战湘江》《红海行动》,到今年的《流浪地球》《烈火英雄》,这些影片相继以精湛创作、个人价值与国家使命结合的主流价值观,为新时代的中国主旋律电影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在清华大学教授尹鸿看来,这些作品将主流价值和主流市场结合,形成了商业电影中的另一道风景——新主流电影。尹鸿认为,“《烈火英雄》有灾难片的整体性类型设计,有不遗余力的视听效果的渲染,也有人情与灾难的标准配置,还有英雄和牺牲的昂扬主题,是国产灾难片和行业片的一大进步”。

《烈火英雄》不是大IP,但它同样可以获得市场的认可。谈起创作初衷,博纳影业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于冬介绍:“我们希望观众能够记住这些烈火英雄,正是有他们的默默守护,才会有我们的和平家园和美好生活。”在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副研究员彭流萤看来:“我们需要这样尊重内容、尊重创作、尊重观众,弘扬正能量的电影作品。”《烈火英雄》已经成为这个夏天的文化符号,它所起到的社会效应是显著的。彭流萤说:“《烈火英雄》为国产电影如何贴近现实,讲好中国英雄的故事完成了一个新的创作范本。同时也为中国主旋律电影如何创新突破,给出了一声响亮的回答。”

前不久,中国电影资料馆发布的“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2019年暑期档调查”报告显示(以下简称《报告》),《烈火英雄》在演员表演、视觉效果等方面都有亮眼表现,所承载的厚重情感和社会价值与观众形成了共鸣,成功塑造了消防员的英雄群像,是主旋律商业影片的又一次成功探索。如何将英雄形象演绎得深入人心,对主旋律电影创作来说至关重要。杜江坦言:“在演绎英雄的同时,更要把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诠释出来。所有的英雄人物和大家都一样,有缺点和弱点。”同时,《报告》还指出,《烈火英雄》较好地平衡了主旋律精神内核、电影艺术创作和大众审美需求,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展现出了国产主旋律影片多元化的创作空间。

关键词: 真实事件《烈火英雄》 电影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

 

联系邮箱:85 572 98@qq.com 法律支持:广东海新律师事务所 刘海涛 律师

粤ICP备18023326号-36未经授权不得镜像、转载、摘抄本站内容,违者必究!Copyright 2016 IGDZ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之窗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