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步伐 需着力培育创新动能

  • 经济日报
  • 2021-04-30 16:19:19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发展高质量的制造业,进一步壮大实体经济,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前30年的艰苦奋斗和后40多年的强力赶超,我国的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已拥有世界上最齐全的工业门类和规模最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在一些高科技领域已经进入世界第一阵营。但是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总体尚存在产业基础薄弱、高端供给不足、产业集群集约能力低、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不高、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面临“卡脖子”等问题,仍然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无论是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来说,还是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来说,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步伐都非常重要而紧迫。

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步伐,需着力培育创新动能。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在出口导向下,制造业发展过于依赖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成本优势。我国虽然成为了制造大国,但是却大而不强,在很多领域处于世界生产大分工和产业链、价值链低端。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在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进程中,应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并重,尤其是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培育创新动能,为发展注入“马力”更足、价值更高、增长更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步伐,需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自主自立是自强的前提,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是制造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为此,要夯基固本,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遏制基础产业占比下降趋势;要提质升级,加大制造业创新支持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持续促进优质要素向制造业集聚;要培智育人,重视和发挥科研人员的主体作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攻坚力度,为制造强国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步伐,需着力引导资金“脱虚向实”。近年来,政府围绕实体经济发展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大规模持续减税降费,切实降低了制造业企业的成本。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步伐,还要做好对社会资金的引导,改变部分社会资金动辄蜂拥到所谓互联网“风口”行业挣快钱的风气,引导社会资本更多进入实体经济,投入到实实在在的产品创新、实实在在的实业发展上去。同时,应支持和推动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开发更多面向制造业、面向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有效解决中小制造业企业的资金难题。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步伐,既需要问题导向,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加速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又需要底线思维,心无旁骛干好自己的事,自立自强不被别人“卡脖子”。总之,务须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务须焕发时不我待、慢进即退的紧迫感,咬定青山不放松,创新驱动不动摇,推动我国制造业做大做强做优,在更多产业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精彩蝶变。

关键词: 创新动能 强国建设 竞争力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

 

联系邮箱:85 572 98@qq.com 法律支持:广东海新律师事务所 刘海涛 律师

粤ICP备18023326号-36未经授权不得镜像、转载、摘抄本站内容,违者必究!Copyright 2016 IGDZ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之窗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