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白城:林草湿“绿网”阻断荒漠化蔓延_全球资讯

  • 新华网
  • 2023-06-16 20:34:11

新华社长春6月16日电 题:吉林白城:林草湿“绿网”阻断荒漠化蔓延

新华社记者王晓林、李双溪


(相关资料图)

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白城市,干旱少雨、土地沙化问题严重,素有“八百里瀚海”之称,是吉林省防治荒漠化的前线。多年来,当地坚持不懈植树种草,进行生态修复治理,并通过应急补水恢复湿地面积,构筑起森林、草原和湿地相连通的生态固沙“绿网”,阻断荒漠化蔓延。

白城地处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区接合部,向西是科尔沁沙地,向东是沃野千里的松嫩平原“黑土粮仓”,所辖的5个县(市、区)都是“三北”防护林建设重点县,守护着全省的生态和粮食安全。然而,当地曾经荒漠化严重,防治荒漠化成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白城多种一棵树,长吉图少落一片沙。”

每年4月中旬,白城会在全市范围开展万人万亩植树造林活动。截至目前,白城市2023年义务植树总面积已达11042.9亩,参加人数2万余人。

“你们看这片树林,就是我们多年来植树的结果。”白城市荒漠化土地治理中心主任纪凤奎指着一片樟子松林对记者说,这片郁郁葱葱的松树林抵御着风沙。数据显示,随着多年来群众性植树造林工作的不断推进,白城森林覆盖率由2009年的9.8%提高到目前的12.63%。

生态修复,水是关键。吉林省实施的河湖连通工程,将丰水期的过境江河水蓄入白城地区的泡沼湿地中,让这里的湿地水域面积大幅增长。从卫星照片上看,白城各地的泡沼星罗棋布,许多湿地通过沟渠相连。

在镇赉县莫莫格湿地,烟波浩渺,水鸟云集。白城市引嫩入白工程建设管理局副局长曲柏臣介绍,每年春季,白城市都会从嫩江提水补充到莫莫格湿地和几十座湖泡当中,让湿地水域面积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

提高生态修复成效,需要科技支撑。在白城市下辖的大安市姜家甸草场,过去一块块“斑秃”的盐碱地上,长出了连片的羊草。这得益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针对退化天然盐碱草地实施的“雨季精准施肥”和“植物生长刺激素”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使盐碱化裸露地块复绿,有效改善了“斑秃”的草场。

在荒漠化治理中,涌现出很多典型。曾是热电厂环保工程师的万平在2000年辞去稳定的工作,在白城市通榆县承包了1500亩废弃的沙地,开始荒漠化治理。如今这片沙地变成了科尔沁沙地生态示范区,植被覆盖率达95%。

2006年,万平的女儿万晓白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来到沙地帮助父亲募集资金、共同治沙。她将治沙从“家族事业”发展为公益事业,发起成立的民间环保志愿者协会,吸引很多百姓加入。

如今在白城,参与环保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觉行动。“生态文明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做环保不再是‘孤胆英雄’,而是一呼百应的事。”万晓白说。

这些年来,白城市因地制宜,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将森林、草原和湿地面积逐步扩大。2019年以来,全市造林127.26万亩,恢复治理草原82.92万亩,修复湿地151.14万亩。

关键词: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