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亮点!防治恶俗烂梗 守护美好童年

  • 中国教育报
  • 2023-03-19 21:28:02

近日,多家媒体呼吁不能让恶俗的网络“烂梗”毒害孩子。较之中小学生,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敏感期,精神发展有独特的节律,遭受的伤害更加持久和隐蔽。在笔者调研的十余所幼儿园中,已有不少幼儿将“老六”“绿茶”等恶俗网络流行语挂在嘴边,这种现象在乡村幼儿园尤甚,值得关注和警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应“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家庭、园所、社会须围绕此目标共同努力,守护美好童年。

网络流行语是指产生于虚拟网络社区,反映社会心态,并在全社会得到广泛传播的词汇或语句,具有情境性、多变性、互动性和传染性。其中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带有粗鲁、庸俗倾向的被称为恶俗网络流行语,具有情境再造和意义消解的属性,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损害幼儿心理健康:一是破坏幼儿感性经验习得。产自网络直播平台和短视频软件的恶俗网络流行语,伴随着夸张的声光刺激。幼儿在模仿时神情浮夸,剧烈的短时感官刺激会损害幼儿正常的感性经验习得过程,消解幼儿专注力。二是诱发幼儿语言暴力,伤害同伴。恶俗网络流行语多带有诋毁、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特征,易诱发幼儿暴躁情绪,造成同伴的情绪伤痛和精神创伤。三是冲击幼儿正在形成的价值观体系。幼儿的精神成长是循序渐进的,需要真、善、美的滋养,而恶俗网络流行语会解构幼儿尚未完全形成的社会认知体系,阻碍幼儿全面、正确地认识社会。

恶俗网络流行语是成人虚拟媒介侵蚀幼儿现实生活的表征。当下的幼儿自出生起便存在于被成人掌控的网络空间之中。一方面,幼儿父母的闲暇时光常在数字屏幕前度过。幼儿会不加辨识地模仿成人,将网络媒介作为重要的娱乐方式。在缺位的监管和耳濡目染之中,幼儿过早地沉迷于虚拟媒介的短时感官刺激。另一方面,幼儿对成人虚拟媒介的事实性认知不足,难以清晰判断虚拟和现实,极易模糊自我角色,不分场合、对象地习得恶俗网络流行语,并在现实生活中肆意使用。


(资料图)

防治恶俗网络流行语肆扰幼儿园的纯真环境,需要营造出全社会风清气正的氛围,合力建构起保护盾。一方面,我们要建立起网络信息分级机制,能识别恶俗网络流行语,充分认识其对幼儿的危害;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做法,支持幼儿以稚朴的现实生活抵制恶俗网络流行语。

一是冷静关注,不公开强调。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儿童可能生活的善意干预,必须理解时代,理解儿童。家长和教师需要先行判断幼儿是否真的理解恶俗网络流行语的含义。如果是非理解性习得,单独向幼儿说明不可以使用的原因。如果是理解性习得,成人应当反思自身言谈举止及外在负面因素,及时纠正,做好榜样。在园所内,教师发现幼儿使用恶俗网络流行语后,也应单独教育,不进行相关的集体谈话活动,切断恶俗网络流行语在幼儿之间的互相传播,避免扩散。

二是建立“把关人”机制,过滤不良信息。家长需要以身作则,不使用恶俗网络流行语,把控幼儿接触成人虚拟媒介的频次和时长,预先审核幼儿观看的内容,甄别出不良信息。教师需要和家长保持沟通,共同监测并过滤掉幼儿身边潜在的恶俗网络流行语。针对幼儿由祖辈教养的情况,园所要积极提供网络媒介“白名单”,帮助祖辈筛选信息。

三是回归现实,陪伴幼儿发现生活的美。将幼儿从恶俗网络流行语中解救的根本之策,是用丰富且美好的现实生活置换虚拟世界。成人从网络中走出,陪伴幼儿回归现实生活。父母可以带领幼儿去拜访邻居,去邻近小店购物,在公交站台等待公交,与乘客交谈;幼儿园可以合理安排幼儿的活动时间,保障幼儿自主散步、单独交流的机会;社区可以提供正式和非正式的公共聚集场所,支持亲子活动……

如此长期坚持,幼儿方得以按照自然的节律成长,学会辨别虚拟与真实,在真、善、美中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享受美好童年。

(作者单位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作者:许游

《中国教育报》2023年03月19日第1版

关键词: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