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快资讯丨屡上央视的新野板面,如何才能真正走出家乡

  • 大象新闻
  • 2023-03-24 18:31:49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张定有 河南广电融媒体记者 杜斌

南阳有“三碗面”——方城烩面、南召扯面和新野板面。其中,屡上央视的新野板面名气很大,却未能真正走出家乡,即使在不远的南阳城区,普及度也不算高。


【资料图】

目前,新野正在举办板面文化节。大象新闻记者走进新野县城探访,发现板面店随处可见,饭时走到板面店附近,“啪啪”的板面声不绝于耳。这些板面店的店名,大多与老板姓名有关——福林三国板面,老板叫冯富林;新义板面,老板叫卢新义;马毛板面,创始人为马毛……

而在新野县城主干道朝阳路上,“80”末小伙子张闯的板面店,却取名为“豫宛牛”。“豫宛牛,河南,南阳,牛!”这个店名,只是张闯自己的创意。但经过一番探访后,记者在这三个字背后,读出了新野板面的光荣与梦想。

当一碗面成为文化

“豫宛牛”的板面操作间是临街的,透过一面大玻璃,就可以看清板面制作的整个流程。

“制作板面,除了一双手,几乎不借助工具。”正在揉面的板面师傅马俊顶介绍说,他每天早上7点到店里,先和出面团,再揉搓成小面棒,码放整齐。等到中午,客人报面后,用双手捏住面棒两端,使劲摔到面板上,然后举起再摔,反反复复,就能板出厚薄均匀的面条,“根据顾客需要,宽的、窄的、圆的面条,都能板出来”。

马师傅今年51岁,在板面这一行已经干了近30年。他把新野板面的特色总结成了一句话:提似瀑布,摸如丝绸,臊子红亮,口感筋道,回味无穷。

新野板面的起源,同样饶有趣味。东汉末年,刘备、关羽、张飞曾在新野屯兵七年,留下了汉桑城等众多三国遗迹。据传,张飞到军中督促后勤时,看到炊食兵做饭不紧不慢,气得抓起一个面团摔了起来,边摔边骂。临走时,又顺手把摔出来的面片扔到锅中。张飞无意中的举动,让煮出来的面片非常筋道。于是,军中厨师便开始效仿并改进,最终形成了新野板面。

中国的传统面食,大概有1000多种,在案板上摔打出来的面,却只有两种,一是河南新野板面,二是安徽太和板面。太和板面的“祖师爷”,同样是张飞。然而,张飞在新野驻守7年,是历史事实;到800里之外的太和“出差”,却无据可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太和板面源自新野板面。

极其独特的工艺、口味和故事,让新野板面在互联网时代拥有了“流量密码”。近年来,新野板面先后引起中央电视台《乡约》、《第一时间》、《中原味道》等栏目的关注。2020年,新野板面更是入选中宣部组织编写的《国泰民安国庆面》一书。吃新野板面,成了民富国强、幸福美满的美好象征。

新野板面已成为让家乡人温暖、自豪的文化符号。老家在新野的南阳师范学院教授赵永振对记者表示,新野板面是摔打出来的,既柔软,又筋道,刚柔相济,和新野人的性格很相似,“小时候吃一次板面,就有过年的味道。后来离家远行,板面便化成了浓浓的乡愁”。

一碗板面,慰藉的不仅是舌尖,更是心灵。马师傅就目睹过无数个温馨场景:“很多新野人去外地前,或从外地回来,都要吃碗板面。有一次,一个顾客下午四点钟要坐车去海南,三点钟还跑到店里,让我赶紧给他板碗面。”

当一碗面煮出产业

“豫宛牛”的创始人张闯,出生于1988年,学的是机电专业,毕业后曾在深圳富士康打工两年。2009年,带着对餐饮行业的向往,张闯返乡创业。没厨师,自己到饭店里学了两年;没资金,就先开一家小小的杂粮面馆,里里外外一个人忙。

2013年,张闯扩大规模,将小面馆升级为黄土地杂粮私房菜馆;2016年,开了档次更高的豫膳楼饭店;2019年,开张麻子手擀面饭店;2020年,涉足板面行业,开豫都田园;2022年,“黄土地”升级为“豫宛牛”……在新野县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均有张闯的饭店。当年的打工仔,硬是凭餐饮闯出了一条逆袭之路。

张闯的创业历程,正是新野板面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相关报道显示,如今在新野,直接从事板面产业的人员,达两万余人,大小板面馆3000余家(包含开到外地的板面店)。面粉加工、牛羊养殖、大葱辣椒种植等板面产业上游环节,更是为10万农民带来了每年超40亿元的收入。

2021年12月27日,经过河南省餐饮协会专家评审团对新野餐饮名店、名菜、名师的评审后,新野县被授予“河南板面之乡”称号。

揭牌仪式结束后,新野县随即举办首届板面大赛,30多名师傅现场表演上下翻飞、富有节奏的板面绝活。经过紧张制作,煮好的板面清白润滑,晶莹透亮,放上青菜,浇上臊子,一碗碗色、香、味、形、意俱佳的新野板面,便呈现在专家评委面前。张闯带领的团队,夺得了特等奖。

当一碗面承载梦想

新野境内一马平川,是南阳境内唯一一个连一座小山都没有的平原县。除了蔬菜、中药材、肉牛养殖、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新野可打的“发展牌”,其实非常有限。在媒体上屡次出圈、在产业上却未走出家乡的新野板面,便承载起了新野人厚重的发展期盼。

在“河南板面之乡”揭牌仪式上,南阳市酒店行业协会执行会长赵胜的一席话,道出了很多新野人的梦想:劲道、滑溜的新野板面,如果下一步进行标准化打造,肯定能走出新野、走向全国。

新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野板面的推广发展,组建了新野县板面文化推广中心,连续举办板面文化节,积极引导板面产业不断完善管理、升级产品。记者在探访中发现,新野板面目前已出现三个转型趋势:以“豫宛牛”为代表,根据外地人的饮食习惯改良臊子的口感;以“福临三国”为代表,推出礼盒装速食板面和臊子;以“宛诸葛”为代表,推出能够保鲜6个月的半湿板面……

对于制约新野板面走出去的因素,马俊顶对记者说,板面是个累人活,从早上七点忙到晚上十点,体力消耗非常大。愿意学板面技术的年轻人,太少了。现在有机器做的板面,但是口感却不如纯手工板出来的;“福临三国”创始人、新野县板面协会副会长冯富林对记者表示,新野板面地方风味比较重,除了不断升级改良,还需要统一的政策扶持、门店形象、产品包装和质量管理,否则难以像“兰州拉面”、“沙县小吃”一样走向全国。

新野的“板面人”,正在努力探索着。返乡创业已十几年的张闯,站在“豫宛牛”的招牌下对记者说:“我打算再走出去开店,把河南南阳的板面推广到深圳。店名嘛,早取好了,就是豫宛牛!”

张闯们的梦想,何日成真?独具地方特色的新野板面,应该如何统一规划,才能在外地也形成产业?如何解决人才培养、产品研发等难题?新野人正在期待着……

关键词: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