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时讯:世界技能大赛获奖者都去哪儿了?有人当教师、教练 还有人开公司、读博士

  • 北京青年报
  • 2022-10-29 07:36:17

世界技能大赛获奖者都去哪里发展?

有人当教师、教练 还有人开公司、读博士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赛场上捷报频传,获奖选手也成了技能明星,世赛选手获奖后的职业发展也备受关注。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2011年至2021年10年间,我国共派出179名选手参加5届大赛,累计获得36枚金牌、29枚银牌、20枚铜牌和58个优胜奖,共计162人获奖。获奖选手的职业发展路径是多元的,有选手在世赛获奖后留校任教投身职业教育,有的成了获奖项目的世赛教练投身职业竞赛,有的获奖后选择创业开公司,还有选手选择留在原来的工作单位继续发光发热并成长为技术骨干,还有人选择继续深造甚至出国读博士。

获奖选手都去了哪里?

近日,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中,我国选手表现突出,在已完赛的27个项目中,获得15金3银3铜5优胜奖的好成绩。其实,我国选手参与世界技能大赛的历史并不长,2011年,在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我国首次派出6名选手参赛,获得1枚银牌、5个优胜奖。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我国派出32名选手参赛,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一举获得5枚金牌、6枚银牌、4枚铜牌和11个优胜奖。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我国派出52名选手参加了47个项目的比赛,获得15枚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和12个优胜奖,居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首位。

这些获奖选手回到家乡、回到自己的工作单位或就读院校后,大都成了技能明星,不少选手也因此改变了人生轨迹。这些选手就业情况如何,职业发展怎样,持续成长是否顺利备受关注。

2021年1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委托广州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广州)研究中心]承研的“世界技能大赛参赛选手职业发展情况调查研究”报告(简称“调研报告”)发布。该报告显示,参与调查的172名选手中,118人参赛时身份还是学生,占比68.6%,分别有24人参赛时是企业在职人员、事业单位人员,均占比14%。该报告提出了5种世赛选手职业发展路径设想,包括世赛专家型、技能大师型、技术管理型、技术研发型、艺术创新型,其中四种职业发展路径均需经历从选手到教练的转变,随后再选择成为技术专家、技术骨干、业务主管或工作室主持人。

“获奖之后我就成了你”

上述调研报告显示,世赛选手获奖后留校任教或在工作单位任教的比例达73%,他们对技能的传承和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例如,第44届世赛工业机械装调项目金牌获得者宋彪获奖时还被授予阿尔伯特·维达大奖,这一奖项被称为“技能届诺贝尔”,他也是第一个获此大奖的中国人,那年,年仅19岁的他还是江苏常州技师学院的一名学生,毕业后,他选择留校成为智能装备学院的一名教师。

除了留校任教,也有部分选手选择成为世赛教练。例如第44届世赛时装技术项目金牌获得者胡萍,拿到金牌时,她年仅18岁,还是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的一名学生,如今已经是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的教练。在她眼中,从选手到教练,身份的转变意义重大,不仅是世赛优良传统的继承,也是技能传承,成为教练的她也会将自己参赛的经验和技术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带的选手。

同样在44届世赛中获得CAD机械设计项目银奖的陈启佳在获奖后也选择留在自己的母校广州市技师学院任教。“因为我是我们学校里第一个代表国家参赛的学生,所以就是希望能做一个成果转化。”10月27日,他告诉北青报记者,成为教师后,他全身心投入竞赛教学,但近年来也开始在教学领域进行转型。“专职带竞赛培养出来的参赛学生只有几个,但其实我们学校有很多未来要进入社会就业的普通班学生。尤其像我们CAD机械设计专业,在企业里是一个比较紧缺的岗位,学校也会把更大的精力放在普通学生就业上面。”

此外,还有一些选手选择升学深造或海外留学。例如,第41届世赛CAD机械设计项目优胜奖获得者魏骏杨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学深造,到德国奥尔登堡大学读博士;第44届世赛移动机器人项目铜牌获得者梁灶容和第45届世赛该项目金牌获得者胡耿军在从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毕业后,均选择到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继续读本科。

从选手到创业者

除了从事职业教育和职业竞赛,也有部分获奖选手选择留在原本的工作单位并成长为业务主管或技术骨干。原本是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总承包公司职工的邹彬在第43届世赛砌筑项目中获得优胜奖后仍选择留在原单位,目前已经从一名普通的农民工成长为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总监,同时也是“邹彬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组长。而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的职工赵脯菠在第45届世赛中获得焊接项目金牌后也留在原单位工作,目前已是单位的首席焊工技师。

还有部分选手选择自己创业开公司。例如,第44届世赛精细木工项目优胜奖获得者陈泽锟,是我国首位参加世赛精细木工项目的选手,在毕业后,选择成立自己的公司从事红木家具生产销售和研究,用参加世赛时的高标准来打磨自己的产品。

2019年,陈泽锟创办了自己的木艺公司,从事红木家具生产销售和相关文化研究。陈泽锟说,他父亲的家具厂做的红木家具用的是行业的标准,而他参加过世赛,也学到世赛标准的技术,就希望把这种高标准应用到红木家具生产中,打造自己的红木家具品牌。

毫无疑问,世赛选手的职业选择是多元的,甚至也有选手在获奖后一个人就体验了多种职业发展路径。例如第42届世赛美发项目获得者胡已雪,从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毕业后留校当过老师投身职业教育,还创业开店、开展培训,同时从第43届世赛开始担任美发项目的教练。

对话

世赛银牌获得者胡已雪:获奖后就业平台更高

10月27日,北青报记者与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美发项目的银牌获得者胡已雪进行了一场对话,她也是那一届世赛中国队中成绩最好的选手。如今她身兼扬州生活科技学院高级实习指导老师、世界技能大赛美发项目国家队教练、美发比赛裁判等多重身份。“虽然已经快十年了,回想起当时站在领奖台上,我依稀还记得那种兴奋和激动。”

北青报:您当时是怎么被选上国家队的?

胡已雪:当时我是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形象设计系发型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学校选拔就有70多名同学参加,最终经过多轮比赛,选出两名同学进四川代表队参加全国选拔赛。在全国选拔赛中,我的排名并不是特别靠前,以第五名的成绩进入国家集训队。抱着“技术不足我就练,哪里不足我就补”的心态,第一轮培训后,在“十进五”的淘汰赛中,我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前五强。

后来我更努力地投入训练,在细节和心态上作出调整,集训过后,在“五进二”的淘汰赛中,我以第二名的成绩通过最终的选拔。到这个阶段,更多的就是考验选手的心态。最后在两人的比赛中,我获得第一名,才有机会代表中国参加世赛。

北青报:除了技能过硬,心理素质也很重要,您是怎么锻炼出来的?

胡已雪:我在世赛前并没参加过其他比赛,刚开始还很胆怯,甚至不知道比赛是干什么的。在训练过程中,为了增加选手们的展示经验、锻炼心理素质,团队的专家教练会让我们去到很多的学校向同学们做展示,还要讲出发型的创作理念、创作过程。通过这样的训练,我的胆子也越来越大。

在世赛前,我在澳大利亚的交流赛中拿到了冠军,积累了比赛经验,回来后还跟第41届世赛获得美发项目冠军的法国选手进行了交流。我们的教练吉老师一直说我心态很好。我记得有一次比赛,他跟我说紧张得前一晚都没睡好,我还跟他说别紧张,虽然我不能保证一定发挥特别好,但一定不差,不会出现失误。

北青报:您觉得世赛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

胡已雪:世界技能大赛对我的职业发展及规划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从大的方面讲,我们的就业平台和眼界会更高,是一个很大的提升,从小的方面讲,自己开美发店为客人服务时,他们也会非常信任我。

无论是哪一项比赛,其实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每个行业的选手在备赛过程中也收获很多,通过参加比赛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提高整个行业的标准,标准的不断规范最终会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行业得到发展后会反过来推动学校在相关教育领域的改革与进步,这其实是一个闭环,一层带一层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现在大家对职业教育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政策也越来越好,我相信未来职业教育会取得更好的发展。

本组文/本报记者 戴幼卿 实习生 孙嘉怡 姬晨媛

关键词: 技能大赛 职业教育 红木家具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