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集上的守艺人| 记者走访上马大集 不起眼的摊主竟然是百年非遗传承人

  •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
  • 2023-01-12 16:20:57

原标题:青岛大集上的守艺人| 本报记者走访上马大集,不起眼的摊主竟然是百年非遗传承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半岛全媒体记者 仲维莉

眼看着马上过年了,置办年货可是中国人的头等大事。记者在腊月十八这天,来到了有300多年历史的上马大集,感受年味正浓的山东大集。而大集上也活跃着很多才华横溢的民间手艺人,他们沿袭传承下来的技艺,为其注入现代、多元文化元素,凭借精湛的手艺,创造出一件件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手工艺品,给大集增添了勃勃生机。

小小盘扣变成了区非遗

传承人:林瑞先

据记载,上马大集古时称马戈庄集,始设于清康熙年间,距今已300多年。集市贸易原来只有针头线脑、锅碗瓢盆、粮米油盐、蔬菜瓜果等,现在已经成为胶州湾小海鲜重要的集散和交易中心。每逢农历三、八开集。

腊月里集市更是热闹非凡,在这嘈杂的闹市中,记者注意到一位大姐安静地坐在摊位中,心无旁骛地编织着什么。原来这位大姐叫林瑞先,是上马盘扣民俗文化的第五代非遗传承人,她编织的作品《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都曾获得山东手造奖。

盘扣,又称纽扣或扭结,用手工将长长的布结条回旋盘绕成各种造型,主要运用于传统服装。林瑞先与世代相传的盘扣技艺打了一辈子交道,“我的盘扣是跟我奶奶学的。”林瑞先的奶奶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心灵手巧,手艺活特别好,尤其是盘扣。“我还记得当时谁家做个袄啊什么的,都会找我奶奶。当时村里穷,邻居们付不起钱,就会拿桃酥、鸡蛋啊什么的换,一到这个时候我就可开心了。”林瑞先回忆,当时家里也买不起什么好吃好喝的,就记得奶奶盘扣换回来的桃酥可香了。也就是从那时起,林瑞先与盘扣结下了不解之缘。

文化一直是林瑞先做盘扣的核心。这些年来,林瑞先更多思考的是要打破思维僵化,怎样让盘扣从服装上走下来,进入寻常人家的日常生活。林瑞先摸索传统与时尚的融合,创新更多的款式花样,希望传统盘扣能够更符合当下人的审美与需求。她在原有基础上开拓出更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和款式,将盘扣做成头饰、手链、腰带,甚至是箱包的装饰品,用在不同的地方。“只有更多人喜欢并接受,这门技艺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林瑞先说。

一枚小小的盘扣看似简单,制作过程却甚是繁琐,这也注定了这一产品无法进行大批量销售,目前主要以定制为主。为了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林瑞先积极参与社区和街道学校的活动中,并成立了一个工作室,制定了盘扣技艺传承的五年发展计划,计划开设一百堂公益课,免费传授技艺,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盘扣、学习盘扣。

这些年来,在林瑞先的不懈努力下,盘扣编织技艺还被列为城阳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被评为山东省终身学习品牌。林瑞先给记者展示的作品里面都饱含深意与巧思,例如《五谷丰登》里有五谷丰登、年年有余还有春天的春字,寓意春意盎然。红色绿色的手环中心是五对,每一对有红色的朱砂,寓意五谷丰登。两头是金鱼扣,在收获的季节象征年年有余。金鱼下面加个日,寓意春意盎然。而《龙凤呈祥》中的龙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高贵、尊荣、

吉祥的象征,又是幸运与成功的标志。红色是喜庆,更是爱的颜色。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余下岁月,无灾无难,龙凤呈祥,将中式美学展现得淋漓尽致。

“国家特别重视传统文化,也为盘扣带来了很好的机遇。我打算设计一款十二生肖的盘扣,更好地将传统文化传承好。”林瑞先说,以前其实是一种情怀在感染着她,让她有更饱满的激情去坚守盘扣技艺,让民族的故事更加精彩。关于传承,林瑞先非常重视,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秉承了她的天赋,林瑞先让她学习服装设计,并将所有技艺倾囊相传,更好地传承盘扣这一非遗文化。二女儿报了编导专业,林瑞先说:“让更多的人知道盘扣也很重要,所以让二女儿学习编导,以便未来更好地宣传盘扣,将盘扣这一传统装饰,从小众变大众,让更多的人喜爱。”

一卤鲜上抖音年入150万

传承人:孙绍忠

在热闹的上马大集上,记者看到一个朴实的大哥正在举着晒好的海鱼,给围观的人们不停地做着介绍。记者凑上去一打听才知道这是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叫上马一卤鲜。传承人孙绍忠憨厚朴实,“这是我们地道的胶东美味!”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城阳区上马街道地处胶州湾北岸一线,自明朝立乡开始,上马百姓有很多人赶海,到了清朝中期,逐渐形成了以打鱼为生的渔民团体,并且收入颇丰。由于渔船大、渔网多、渔场资源丰富,渔业的产量越来越高,但因航程远不能及时进港变卖渔货,为保证捕获的海鲜不受霉烂之害,用当地所产的食盐将捕获分割的海鲜腌制以便保存,就产生了海鲜腌制技术。新中国成立前,渔民不再局限于腌制咸鱼,渔民将鲜鱼分割后撒上少许细盐腌制一会,放在船顶晾干食用,这种似咸非咸、似鲜非鲜的半干鱼片味道别有一番风味,久吃不厌,并且储存时间比新鲜鱼长得多,渔民管此产品叫做一卤鲜鱼干,因为是上马渔民最先制作加工,所以取名上马一卤鲜。

非遗传承人孙绍忠是个实打实的渔民,黝黑的皮肤泛着金黄的亮光,这是他在海上日积月累的见证。孙绍忠16岁就跟着叔叔伯伯出海打鱼,在海上漂了十多年。“我老爷爷当时是船长,家里人几乎都会腌鱼,我的技术都是跟他们学的,传承到我这儿也算是第四代了!”。长期以来,海鲜腌制的制作技艺全靠师徒传承,世代相传。从选料到加工都采用手工,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全凭经验掌握。孙绍忠介绍,在年少出海时,他就练就了一手腌制海鲜的好手艺,无论是选鱼、割鱼、腌制、发酵都已基本掌握。一卤鲜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但“选、割、卤、晒”四个过程缺一不可,只要精心将这四道工序做好,方可制出营养美味的一卤鲜。现在孙绍忠虽然不出海打鱼了,但他每天大清早都会去城阳海鲜批发市场买最新鲜的货,或者去王哥庄码头购买渔民们刚捕捞上来的鱼。

孙绍忠的一卤鲜最初只是送亲友,后来越来越多人找他买鱼,索性他就干起了海产品加工的小生意。此前他主要通过包装上的电话、微信进行销售,去年他也开始尝试京东直播和抖音销售。孙绍忠说,抖音的效果比较好,自己会拍些制作腌鱼、晒鱼的小视频,有不少人通过他在抖音留的电话找上门买海产品。去年,“小作坊”的销售额达到了150万。这对网红主播、电商企业而言可能不够看,但对孙绍忠而言,这是他们夫妻俩的极限了,不是卖不动,而是只能做这么多。

通过抖音,当地特色食品“上马一卤鲜”卖到了全国各地,原汁原味的甜晒鱼、虾、蛤蜊肉,让更多人尝到了渔船上的老风味。但对于孙绍忠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要卖货,更重要的是传承。他在等儿子退伍回乡继承手艺,儿子也愿意接手家里的生意。“我儿子今年27岁,是一名军人,他在部队上也会想家乡的一卤鲜。我就这么一个儿子,手艺肯定要传给他,让他来继承,他也挺愿意的!”孙绍忠希望未来能把上马一卤鲜做好做大,借助网络、电商,让更多人了解这门特色手艺,进而打响家乡的知名度。

花饽饽技艺传承进学校

传承人:周春云

在大集上虽然新奇玩意不少,但是你总能一眼看到的,肯定是花饽饽。活灵活现的小老虎、惟妙惟肖的金元宝、鲜美松软的寿桃……形态可掬、惟妙惟肖的花饽饽十分惹人喜爱。“上马花饽饽”不仅在城阳,在青岛也是小有名气,历经近二百年传承,现在已经到了第六代,周春云就是上马周氏花饽饽传承人。

听老辈人讲,花饽饽要追溯到清朝末年,当时把捏泥人的手艺用到了做面食上,做出各种各样好看的花饽饽。后来,上马周氏花饽饽就一直传承下来。从在饽饽上制作花鸟鱼虫等装饰。到第四代传承人周韩氏将花饽饽做出更多花样,像小孩过“百岁”的穗子、老年人过生日的“寿”等。第五代传承人王秀兰,首次运用蔬菜汁等有机染色剂,制作出的花饽饽色彩更加丰富。

50多岁的周春云出生于上马街道,自幼跟随第四代传承人和第五代传承人学习花饽饽制作,因为天资很高,16岁就独立帮助邻里街坊制作花饽饽。“当时那个时代哪能和现在比,都是要票才能买到面,很紧缺。我就爱跟着我娘一起看她们做花饽饽,有时候我也拿一点剩面做个小燕子什么的,当时没什么玩具,回想起来这就是小时候最大的快乐。但一个不留神就会挨到俺娘的巴掌,俺娘老问我,你不好好上学老跟着我们做馒头干什么,我就回答她,我以后要做更好看的馒头。”

但做花饽饽不是那么简单,一个完美的花饽饽是不能有变形、开裂的,需要做到表面光滑、富有弹性。想要做到以上几点,面团的醒发是关键,“很多人都以为做花饽饽的难点在造型上,其实醒发才是最重要的步骤,醒发不够的话蒸出来的成品不饱满,没有弹性,醒发太过又容易导致变形开裂。”周春云说,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对面团的醒发经验不足,每次饽饽出锅前都有“开炉恐慌症”,但慢慢随着经验的积累,周春云做的花饽饽越来越完美。

周春云并不满足跟老一辈学习传统技艺,她要把花饽饽做出特色,为此她多次外出取经、拜师学艺。先后走访数百户农家,广交民间艺人,博采众长。无论从花样的形式到制作的过程,从用料的调配到火候的掌握,她都独立琢磨、反复实践。还经常研究创作形态各异、色彩鲜艳、装饰精美的花饽饽。她创作了蔬菜汁和面的绿色花饽饽,用的都是牛奶鸡蛋和胡姬花花生油。“吃的东西嘛,咱们一定要严格把握,这都是良心活,咱要对得起老祖宗,对得起良心。”

“花样馒头多是老人过寿、新人喜宴、孩子‘百岁’等场合用来庆祝的。”周春云介绍,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自己还学习了面塑的技巧。如今上马花饽饽在遵循传统馒头加工工艺的同时,还在不断创新馒头的花样造型,并且推出了定制服务。

2019年,她制作的花饽饽获得青岛市首届花饽饽比赛三等奖,2021年10月,她制作的花饽饽在城阳区餐饮行业职工技能大赛中荣膺金奖。“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我觉得一定要跟上时代的变化,把新玩意和传统结合,才能更好地将非遗文化传承下去。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作为传承人,周春云自觉承担起传承任务,开始对女儿熏陶和培养。同时,她还先后参加城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学习非遗和保护的系统知识,还在上马桃源小学、上马中心小学、育英路社区进行花饽饽技艺培训,并被上马中心小学聘为课外辅导教师,为上马周氏花饽饽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不断努力和奉献着。“现在的孩子哪知道做馒头啊,他们都觉得馒头就是买的,为了能将非遗更好地传承,教孩子们是我必须要做的。”

一个花饽饽,蕴含着胶东人五彩缤纷、灿烂生辉的美食文化,也昭示着勤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用带着浓浓中国味道的花饽饽,去庆祝每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为所爱的人,送去欢乐和祝福。一个充满着回忆味道的花饽饽在创新求变中焕发了时尚新魅力。

关键词: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