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即时看!桂东出海记|秋天第一船海鲜,刚上岸就被围住!坛子网“口袋阵”能捞到啥?半岛记者探秘来了

  •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
  • 2022-08-21 21:37:05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桂东 姜瑞胜

“回来了!”8月21日上午6时,南姜码头渔民曲先生开船载着刚刚起获的海鲜返回码头。又能吃到新鲜的本地海捕海鲜了!在青岛,相较于9月1日的“大开海”,还有一种提前开捕的开海叫“小开海”——小型张网渔船(坛子网)休渔时间为5月1日12时至8月20日12时。今秋开海第一船是什么样的?坛子网如何布下“口袋阵”?能够捕捞到什么样的海鲜?为了一探究竟,8月21日、22日,记者连续两天来到青岛市崂山区南姜码头,跟随渔民一起出海,为您揭秘坛子网的捕捞过程。


(相关资料图)

早晨6时许,海鲜上岸,用三轮车运送到码头交易区

提前一天就准备

12时刚过就出发

“扳着手指头等了近4个月,就为了这一天。”8月20日天气晴朗,上午11时许,记者来到南姜码头,渔民曲先生和杨先生已经来到他们的渔船上忙活起来,他们心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因为从当天中午12时开始,他们这种采用坛子网作业的渔船就可以出海了!

自5月1日12时起,北纬35度以北的渤海和黄海海域正式进入伏季休渔时间,青岛辖区海域全部进入休渔期,时间长达4个月,涉及渔民1.7万人。青岛今年依据海洋伏季休渔和负责任捕捞两项指标首次发放海洋渔业资源养护补贴。为满足广大市民的水产品消费需求,伏季休渔期间,青岛投放了冷冻加工水产品、养殖水产品、远洋捕捞水产品等超30万吨。

5月1日休渔期以后,曲先生就把自己的渔船停在了南姜码头,渔网修补后放进了仓库封存。8月19日下午,他就把自己的这些“战斗装备”从仓库取了出来。8月20日一大早,他兴冲冲地和杨先生一起,将渔网用三轮车运送到码头上,搬运到渔船上。

在南姜码头,停泊着上百艘小型渔船。大多数渔民已经把修船、补网、调试设备这些工作提前做好,准备迎战9月1日的“大开海”。像曲先生这样采用坛子网作业的渔船,码头上仅有十余艘。

“到点了,出发!”8月20日中午12时刚过,曲先生高兴地大喝一声。经过曲先生同意,记者得以跟随他们的渔船,向目的地驶去。

海里其实也有“田”

坛子网这样下海

烈日当头,曲先生驾驶着小船从南姜码头出发一路西行,经过20分钟左右的航行,12:20,渔船最终在石老人东南侧的一块海域停了下来。

“抛锚!”曲先生和杨先生来到目的地后没有片刻停留。杨先生将长达数十米的头部固定着铁锚的缆绳抛进海里,而曲先生则驾船一边前行一边“打转”。

坛子网是如何作业的呢?“坛子网”,顾名思义,就是将几十米长的网具固定在海里,第二天去收网。这种渔网固定在海中,鱼群在潮水的推动下误入网中,进入由渔网组成的“口袋阵”后就再也无法脱身。放网的过程也比较讲究,船体一般跟潮水的方向垂直,利用水流的力量将渔网撑开。

20日下午1时许,曲先生和杨先生准备下网

20日下午,网口一端连接着浮球,另一端拴着一根竹竿固定

曲先生进一步解释,坛子网类似于一个大网兜,他的渔船所用的坛子网,前边网口尺寸大概是20米乘以6米,长度40米左右。坛子网前边的大口把鱼“吃”进来后,就会慢慢聚集在坛子网的末尾,最后被收入囊中。

“坛子网捕捞,每个渔民都有自己的‘责任田’。”曲先生说,采用坛子网作业的渔民,捕捞地点都是固定的,“海里面有我们十多年前就打好的桩子,桩子之间用缆绳相连,休渔期时,这些缆绳上的浮球已经去除,我们现在把铁锚抛下去,就是要在20多米深的海底将桩子之间的缆绳给试探着钩上来。”

海面上啥也没有,渔民是如何知道海底桩子的具体位置?曲先生说,他们通过船载导航,锁定了桩子的大致位置,船拖着铁锚在海底不断地“搜刮”试探,就可以将海底桩子之间的缆绳给钩上来。

接连忙活80分钟

海中布下“口袋阵”

“好了!”连接在渔船上的缆绳感觉到了巨大的阻力,杨先生便吆喝了一声,在绞机的助力下,铁锚从海底将桩子之间的缆绳捞出,曲先生和杨先生给其系上浮球。

第一块浮球出现在海面上之后,曲先生继续驾船在海面上前行、“打转”,又将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浮球“安装”成功。

20日下午1时许,网口被拉伸成四角形

20日下午1时许,网口旋转90度,在海水中形成大口袋

天气炎热,记者在渔船上待着不动,一会儿皮肤已经被晒黑,曲先生和杨先生在渔船上“上蹿下跳”,身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可以放网了。”看到四个浮球“安装”成功,他们顾不上擦汗,又投入下一场“战斗”。

曲先生和杨先生合力将第一张网给放了下去,网口两端绑上了一根6米左右长的竹竿,竹竿的两头,分别缠在了浮球上,这样,竹竿的两头和浮球构成了一个三角形。渔船拖着渔网前行,坛子网的网口另两端也采取这种形式固定,一会儿,海面上出现了一个20米乘以6米的网口。

竹竿一头细一头粗,每节竹竿上都有出水口,进水以后,两根竹竿在洋流和重力作用下,细的一头朝上,粗的一头下沉,在海水中立了起来。如此一来,网口来了个90度的转弯。在海面下形成了一个网口朝向洋流的大口袋。

第一面网布设完毕,紧接着,曲先生和杨先生又将第二面网下到海里。如此,经过1小时20分的不懈努力,两面“口袋”均已在海下布设完毕。渔船完成任务后,经过20分钟左右的航行返回岸边。曲先生说,他们将于次日凌晨出发,再次来到渔网处起网。

趁着夜色去起网

逮到一堆鲜海鲜

21日4时30分,趁着夜色去起网

8月21日凌晨4时30分,记者再次来到南姜码头。曲先生开动渔船,朝着前一天放网的位置驶去。渔船前行过程中,点点朝霞渐渐划破乌黑的夜空。

4时50分左右,渔船来到目的地的浮球处。杨先生和曲先生顾不上休息,立即忙活着起网。

借助船上放置的抓钩,他们先将海面上的浮球给捞了上来,浮球通过缆绳连接着坛子网上专门用于放置起获海鲜的“网兜”。借助绞机,缆绳一点一点地缠绕在船桩上。

“上来了!”4时56分,杨先生大喊了一声,曲先生和杨先生合力把渔网往上拽,可是网兜里有三个大海蜇,根本拽不动。

“这是两种海蜇,一种叫沙蜇,有毒,需要处理后才能实用,经济价值不高,另一种叫绵蜇,鲜货可以卖到5块一斤。”杨先生一边说着一边拿来剪刀将网兜剪开一个口子。借助抄网,他和曲先生合力将其中一只沙蜇取出后扔进大海,并将两只绵蜇抄了上来放进箱子。

21日凌晨5时03分,第一网出水

5时03分,两人一起将渔网拽了上来,将海鲜倒入船舱。带鱼、皮皮虾、蛎虾、小螃蟹……不少海鲜捞上来还是活蹦乱跳。曲先生本来预料这里小黄花鱼会多,可是第一网里这种鱼并不多。这一网最多的,还是不到两指宽的带鱼。

这一网不尽如人意,另一网如何呢?5时34分,第二张网的网兜也顺利出水,除了一只20斤左右的绵蜇,还带回上百斤各类海鲜。里面最多的,仍旧是带鱼。

21日凌晨5时34分,第二网出水

记者注意到,在杨先生忙着分拣海鲜的同时,曲先生则在修补网兜,补好之后又将网兜扔到了海里,“和拖网相比,坛子网省事多了,可以说是‘守株待兔’,每天来起网就行。”

抢鲜登陆!为了将最新鲜的海鲜及时运达码头。5时40分左右,曲先生开始驾船往回赶,杨先生则在继续分拣着海鲜。

海鲜上岸被围住

码头带鱼唱主角

6时许,渔船靠岸,曲先生的妻子王女士早已经在此等候。这时曲先生才注意到,在码头坛子网作业的渔民中,他是最早回港的。

分拣好的带鱼、蛎虾、皮皮虾、小黄花鱼,连同没来得及分拣的一堆海鲜均被放进筐里。曲先生开着三轮车将这些海鲜放到码头上的交易区售卖。

21日6时10分,曲先生家的摊位被顾客围住

据了解,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南姜码头有着近30年历史,是青岛人买本地“小船海鲜”的首选地之一。几年前记者来到这里看到,码头上是没有硬化的土路,渔船卸货后污水横流,脏臭难闻。如今,记者再次来到这里看到,码头上的道路进行了硬化,这里设置了卸货区、交易区、停车区等,干净整洁。2020年,为期9个月的南姜码头环境综合整治启动,从此,南姜码头旧貌换新颜。

6时10分,记者来到码头上的交易区。王女士的摊位已经被市民和游客们团团围住。“带鱼多少钱一斤?”“这些个头不算大,5块一斤吧。”“皮皮虾怎么卖?”“这点不算多,我对象说留着自己吃吧。”……王女士一边分拣海鲜,一边回应着顾客。

带鱼和海蜇5元一斤、小黄花鱼和蛎虾10元一斤……王女士盘算着丈夫此次出海的收获:除了网回3个共重60斤左右的大海蜇,还有50斤左右的带鱼,三斤左右小黄花鱼和一斤皮皮虾等,“除去油费、人工费,也就能赚两三百。”

一会儿,码头上又有两艘坛子网渔船靠岸。记者注意到,这两艘船带回的几乎全是带鱼,由此,带鱼也在此次“小开海”中唱起了主角。和曲先生家此次出海捕回的带鱼小且少不同,渔民徐先生家的渔船带回9箱两指多宽的带鱼,重约300斤。而另一般渔船也带回了7箱个头较大的带鱼,分别能卖到15元至20元一斤。

据渔民介绍,“物以稀为贵”,这些天出海的渔船较少,所以小船海鲜较贵。估计8月25日以后,随着“大潮”的到来,尤其是9月1日“大开海”以后,码头上的海捕海鲜在种类更加丰富的同时,价格也会相应回落。

小开海遭遇小潮

出海意愿并不高

21日6时许,海鲜上岸

记者注意到,虽然从8月20日12时起坛子网就可以出海了,但码头上归港的渔船屈指可数,这是为什么呢?

曲先生是地地道道的南姜社区人,从17岁开始,他就随同父辈一起出海打鱼。算下来,现在做渔民从事捕捞作业已经有28个年头。根据他的经验,往年这个时候,当天布设坛子网的地点能够捕捞到最多的就是小黄花鱼。另外,可能会有少量的蛎虾和带鱼。而这次出海,渔获有点出乎意料。

曲先生说,他家现在在海上有两块“责任田”,除了当天的这一块,另一块在小公岛附近海域,“那里现在出产的海货跟这里差不多,但那边远一些,考虑到油费和时间等成本,还是这里划算一些。”

“今天去的这个地方离岸边很近,也就1海里。”曲先生说,受洋流、海水深度和鱼汛等因素影响,海上每个地方出产的海鲜不尽相同,“往这里再往深海走,往外跑个四五海里,带鱼比较多而且个头大。再往外跑个十来海里,蛎虾、杂鱼比较多。”

另一渔民徐先生家的摊位也被顾客围住

曲先生说,海里能够捕捞上什么海鲜,并不是别人说的“随机”那么简单,也不是想捕捞什么就会有什么。每种海货也有“淡旺季”,更替期一般在一个月左右,“就比如,我们可以先在这里捕捞到带鱼,一直捕捞一个月,到9月20日左右,这里就几乎没有这种鱼了,能够捕获的主要海鲜就会换个种类。”

“坛子网收获多少,潮汐是最大的影响因素。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前后的大潮,渔获就多。现在是农历廿四,属于小潮,渔获少在意料之中,所以很多用坛子网作业渔船的渔民出海意愿不高。”曲先生说。

对于出海来说,风险和收益一般也是成正比的。曲先生进一步解释,大潮的时候渔获会多,但大潮时出海作业和网具被冲坏的风险也在加大。

“大开海”还未开始

非法捕捞将严查

“非法捕捞你莫干 触犯刑法有条款”“严格落实‘船进港、网封存、人上岸’的伏季休渔制度!”记者注意到,码头上的横幅上有这样的醒目标语。

据了解,休渔期间,青岛海岸警察支队沙子口派出所深入社区、码头和停泊点,采取多种形式为渔船民上好“开海第一课”。民警提前就将要出海的渔船进行了检查,并对渔民开展海上作业安全教育工作,提醒他们备好灭火器、救生衣等消防安全设备,提高安全意识。

按照2022年农业农村部和山东省海洋伏季休渔政策规定,小型张网渔船(坛子网)休渔时间为5月1日12时至8月20日12时。刺网、拖网、围网、老牛网等捕捞渔船仍然要严格执行海洋伏季休渔制度规定,需要继续休渔至9月1日12时方可出海作业。

下一步,民警还将根据渔船的出海时间,不定期进行巡逻,为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延伸

这个码头很特殊

川籍渔民超半数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和船主曲先生一起出海的杨先生是四川口音。杨先生说,他今年50多岁了,来到青岛已有近30年。

在青岛的渔港码头里,南姜算是最特殊的一个码头。说它特殊,不是因为这里几乎全是小船海鲜,最为新鲜。而是因为,这个青岛渔港码头上的渔民,多是四川籍。

杨先生说,据他了解,南姜码头所在的姜哥庄住了3000多名四川人,八成以上来自资阳市。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越来越多的四川人来到这里打工谋生计。

杨先生说,当年,他跟随老乡们来到青岛,如今一家人已经扎根这里,他们把青岛当成了第二故乡。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30多岁了,在青岛打工,18岁的小儿子还在上学,妻子也在青岛打工。

对于渔民来说,开海之后就意味着在出海的日子要天天早起,“出海这活很累,特别的辛苦,现在跟船一个月收入在万元左右,我感觉很知足。文化水平有限,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还能干啥,休渔期我就去打零工贴补家用。”

一人分拣海鲜,一人修补网兜

关键词: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