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期间,合肥如何应对阴雨“大考”?

  • 合肥在线
  • 2025-10-15 08:19:29

眼下,水稻已进入集中收割期。连日来的持续阴雨天气为秋收带来了挑战。为应对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合肥各地正争分夺秒抢收成熟水稻,并全面启动各类烘干设备,开启24小时不间断作业,全力保障秋粮归仓。截至10月13日,全市秋粮收获进度已过半,其中464.4万亩水稻已收获47.2%,13.6万亩大豆已收获97.1%,24.1万亩玉米已全部收获完毕。

10月13日,肥西县高店镇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2台大型烘干机正处理水稻。

人歇机不歇 烘干机24小时运转

10月13日,肥西县高店镇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内机声隆隆,12台大型烘干机正满负荷运转,24小时不间断地处理从田间抢收回来的水稻。

“现在是我们最忙的时候,只要不下雨,运粮车就络绎不绝。”负责人魏文玉告诉记者,高峰期一天能来60多辆车,送来的湿谷达300吨。

该农事服务中心于2024年11月正式运营,日烘干能力达360吨,可服务周边2万亩稻田。“我们每天两班倒,‘人歇机不歇’连轴作业,确保秋粮应烘尽烘。”魏文玉介绍,刚收割的稻谷水分含量约为27%,需通过烘干降至13.5%,全程约需18小时。

这条不间断的烘干流水线,也为周边种粮农户吃下了“定心丸”。“过去种粮‘靠天吃饭’,最怕收割时遇上连阴雨,稻谷没法晾晒。”肥西县种粮大户邹自发今年种了400多亩水稻,他告诉记者,如今湿谷直接送到烘干中心,省心又省力。

在庐江县双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倪晋龙的手机成了“热线”。“电话一个接一个,都是来联系代烘干的。”倪晋龙表示,合作社现有7台烘干机,日烘干能力达150吨。

“我们的烘干机从9月中旬就开始上岗,烘干费是60元/吨,24小时不间断作业,预计到11月底才能基本结束。”他今年种了3000多亩水稻,目前收割进度已过六成。“多亏了这些烘干设备,不然种这么多地,又碰上这种天气,损失就大了。”

10月13日,航拍肥西县高店镇综合农事服务中心 。

10月13日,肥西县高店镇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流水线上的粮食正在运往仓库。

日烘干能力2.82万吨 实现农业乡镇全覆盖

面对连日阴雨给秋收带来的挑战,合肥如何应对?

“我们加强了对各地粮食烘干能力的研判,引导各类烘干主体全面启动24小时作业,并公布辖区机收服务电话,做到早烘快烘、即收即烘,避免粮食堆积霉变,确保粮食品质。”合肥市农业农村局农机化处处长黄成鹏表示,对烘干能力有缺口的地方,会指导各地及时与周边县乡对接,做好烘干支援,帮助农户解决粮食收获后的烘干难题。

近年来,合肥根据不同粮食品种生产情况和补足产地烘干能力的需要,利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科学合理布局建设,统筹改造现有设施与新建烘干中心,构建起粮食产地烘干网络。“我们鼓励推动合作社、加工企业共建共享烘干仓储设施。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烘干中心及各类烘干企业248家,日烘干能力达2.82万吨,实现烘干中心农业乡镇全覆盖。”黄成鹏介绍。

此外,合肥还通过发展“全程机械化+农事服务”等模式,培育代收代烘主体,做到合理收费、让利于民。“我们加强了对各类烘干主体规范化建设的指导,将符合条件的纳入应急体系,优先抢收早熟、低洼田块,优先对高水分粮食进行烘干。”据悉,目前全市已建立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66支,有效提高了烘干应急保障能力。

合肥在线-合新闻记者 卫晓敏/文 高勇/图

关键词: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