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做好重症患者救治——新华社记者直击重症救治一线
- 新华网
- 2023-01-01 06:14:42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题:全力以赴做好重症患者救治——新华社记者直击重症救治一线
新华社记者
随着新冠病毒感染者人数增多,一些地方迎来重症救治高峰,ICU压力猛增,重症患者救治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统筹调配医疗资源,扩容医院重症床位,医护人员24小时昼夜不舍……连日来,医护人员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全力救治重症患者。新华社记者在北京、黑龙江、山西等地多家医院进行实地探访。
扩充床位,全力救治每一位重症患者
冬日的哈尔滨,寒风阵阵。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从急诊到ICU,医护人员紧急奔走,一片忙碌。连日来,这里的急危重症患者已经达到140多人。
“面对患者急剧增加、医护人员减员,我们迎难而上,千方百计调度资源。不少医生带病上岗,只为全力救治每一位重症患者。”医院院长于凯江说,医院将重症医学科原有的132张床位紧急扩容到143张,多方调度呼吸机,60名具备丰富经验的护士轮班周转。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新阶段防控主战场逐步转移到医疗救治上来。国家卫健委多次强调,要求医疗机构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新冠病毒感染者就诊,满足患者就医需求。
近一段时间,发热门诊的诊疗需求增加比较快,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国家卫健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满足患者诊疗需求。
“收治病人是我们当前的第一要务。”目前,北京协和医院、北大医院、人民医院、中日友好医院、朝阳医院等急诊数量超出往常约一倍,医院尽最大可能增设床位、调配医护,持续开展专业医护人员重症理论和实操培训,确保重症需求增加时能够迅速“顶上”。
山西白求恩医院重症医学科病床从30张增加到54张;北京朝阳医院组建综合救治病区,累计收治重症患者500余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按照综合诊疗结果,将病情平稳的患者尽快转出重症病床,加快重症床位周转。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一些正在经历重症救治高峰的省份正进一步扩容和改造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增加二级医疗机构的重症资源,重点拓展三级医院的重症医疗资源,尽全力满足更多危重患者需求。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杜斌等重症救治专家表示,作为重症医学科的医务工作者,我们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决不放弃。在救治过程中,对有重症风险的患者进行早期识别、早期治疗至关重要。我们要把重症救治资源用在最需要的人身上,更好地保护人民生命健康。
分秒必争,只为早日度过危险期
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急诊,是当前医疗救治的另一“重地”。
“马上救治,快!”一名哈尔滨市民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心慌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迅速发展成心源性休克,危及生命。急危时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立即开辟绿色通道,心内科主任于波团队第一时间进行快速诊疗,为患者使用ECMO机器代替心肺功能,终于度过危险期。
“新冠叠加心肌炎,病情进展迅速,早一分钟抢救,就多一分希望。”于波说,面对持续增多的患者,医护人员通宵奋战,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患者化险为夷,病情早日平稳。
面对严峻挑战,医护人员昼夜不舍,坚守在重症救治一线。
病床前的监护治疗仪器,不时发出“滴滴滴”的提示音。记录患者信息、检查生命体征,调整呼吸机参数,为他们翻身、排痰、调整补液速度……在山西白求恩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紧张而有序地忙碌。
“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医院强大的后盾,一定能够度过艰难时刻。”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武文静说,医护人员全员24小时待命,病区满负荷运转,守护好生命最后一道防线。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重症救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集结重症、呼吸、感染、心内等多学科专家组成会诊专家组,每天对重症患者进行综合诊疗,防止向危重症转化。
关口前移,最大程度化解高峰
为进一步做好患者诊治分流工作,当下各级医疗机构都行动起来,为重症救治发挥好兜底保障作用。
“我们发起了总动员,尽可能将风险关口前移。”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孙万新说,当地组织各乡镇干部、村干部、村医等,对高龄、有基础疾病等高风险人群进行网格化管理,每天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进行健康监测,一旦有重症风险立即和医院联络,重症患者及时向三甲医院转诊。
加开诊室,扩大候诊区域;在患者预检分诊的同时,按患者疾病轻重程度进行分流管理,侧重重症患者救治……目前,全国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发热诊室(门诊)占比45%,建设具有预检分诊功能的发热哨点占比52%。
“以往,我们要求医生在48小时内回复,现在是10分钟之内回复,问诊人数从原来一天20多个增长到100多个。”黑龙江省医院互联网医院主任尤敏介绍,互联网医院开通新冠门诊、发热门诊等服务,实现无接触就诊,有助于削减线下就诊高峰。
为进一步应对季节性流感、新冠病毒感染等患者就医需求,北京等多地利用空置方舱医院或体育馆、展览馆等场地,开设简易发热门诊,为市民提供诊疗、开药等服务,缓解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压力。(记者杨思琪、董瑞丰、侠克、马晓媛)
关键词: 疫情防控
- 全力以赴做好重症患者救治——新华社记者直2023-01-01
- 乌媒:乌克兰全境拉响防空警报 有导弹向基2023-01-01
- 世界快报:美军机蓄意改变姿态,危险抵近我2023-01-01
- 这一年,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解锁了哪些成就?2023-01-01
- 全力保障物流配送顺畅 杭州向快递小哥发钱2023-01-01
- 焦点简讯:坐飞机回家过年?国内航线燃油附2023-01-01
- 微动态丨三人夜晚被困山顶,救援队搜寻两个2023-01-01
- (十年•我与中国)俄罗斯青年马可:“在中2022-12-31
- 回望2022 了不起的普通人明亮如光、温暖人心2022-12-31
- 新冠病毒感染 如何科学服用解热镇痛药?2022-12-31
- 【天天热闻】新冠感染转阴后仍感疲乏 如何2022-12-31
- 【世界独家】见证我们的20222022-12-31
- 世界即时:新冠调整为乙类乙管后,专家:健2022-12-31
- 辟谣!感染新冠病毒影响生殖系统健康?孕妇2022-12-31
- 转阴后为何咳嗽不止?新冠病毒是否攻击人体2022-12-31
- 全球微速讯:被全国网友记住的杭州神仙租客2022-12-31
- 鄂尔多斯疾控抽样调查:确认感染的1.6万余2022-12-31
- 甜宠古装剧《夜城赋》定档,新人演员挑大梁2022-12-31
- 大象专访|李宏毅:《少年歌行》圆了我的“2022-12-31
- 韩媒:韩国明年上调电价 涨幅创40多年来最高2022-12-31
- 一网民连续咳嗽三天,就医后发现咳断肋骨?2022-12-31
- 2023欢乐海岸超级新年盛大开幕 以光影艺术2022-12-31
- 茫茫白雪间 新疆阿勒泰戈壁“红果”迎丰收2022-12-31
- 天天快播:重症高峰来袭,多地ICU告急:床2022-12-31
- 元旦假期首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550万人次2022-12-31
- 天天视点!《粤港澳大湾区跨境争议调解示范2022-12-31
- 郑州富士康产能达到今年以来高峰2022-12-31
- 2023年美国会同中国“脱钩”吗?美国学者详2022-12-31
- 【全球时快讯】手机能测血氧?中国医科大学2022-12-31
- 接任者卢拉就职前夕,巴西总统博索纳罗飞往2022-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