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关注:大象专访丨毛卫宁:《我们这十年》要让观众能哭着笑着,感动着自豪着!

  • 大象新闻
  • 2022-10-17 20:36:51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吴净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二十大献礼剧《我们这十年》最近收获了许多好评,自江苏卫视等平台开播后,几乎每个单元都有诸多话题引发观众的讨论。剧中聚焦十年里的“我们”,以奋斗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接地气、有温度、有共鸣”的中国故事,让观众“有泪有笑有感动也有自豪”,而这正是主创们想要看到的。近日,在接受大象新闻记者采访时,作为这部剧的艺术总监及单元导演,毛卫宁也讲述了这部剧的创作幕后,他用“前所未有”来形容,称这部剧为一幅“极具烟火气的时代画卷”。

拍摄涉及全国十多个省市

地域之广参与人数之多,前所未有

《我们这十年》通过11个单元故事,捕捉了这十年间无数瞬间记忆,以影像为笔,塑造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群像。这11个单元的主题,既有从严治党、强军征途、乡村振兴,也有民族团结、科技强国、文化自信等,涉及人民生活的里里外外、新时代建设的方方面面。而主创团队更是强大,仅核心策划团队就有60余人,云集了国内一百多位一流的编剧、导演、演员等主创,其中也是集结闫妮、王凯、谭松韵、王雷、侯勇、白百何、董勇、郭晓东、黄志忠、林一、白宇帆、杨子姗等众多知名艺人,全剧组人员多达4000多人。

从《誓言无声》到《平凡的世界》,再到《功勋》之《能文能武李延年》,导演毛卫宁一直被公认为国内“最会讲故事的导演”之一,他曾七获中国电视飞天奖,三获中国电视金鹰奖,他总能以最朴素、最接地气的方式,讲述平凡世界最感人的故事。所以,担任《我们这十年》的艺术总监再适合不过,但挑战也是巨大的。“在一个时间段里,11个团队同时做11个不同类型的电视剧,这是我创作生涯当中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毛卫宁感叹,“这部剧的前期工作可以说是非常复杂的,4000多名工作人员,十几个国家的演员参与了拍摄,从前期到后期,地点遍布祖国各地,地域之广、参与人数之多都是前所未见的”。

让观众共情

只有真实的人物和真实的故事

自2020年“时代报告剧”概念诞生后,《在一起》《石头开花》《功勋》等作品相继问世,收获了不俗的市场反响。《我们这十年》同样采取单元剧的形式,对真实案例进行加工,以小切口表现大主题。不过,在叙事节奏和结构形式上,《我们这十年》还是做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在一起》是每两集一个单元,《功勋》是每6集一个单元,而《我们这十年》则是每4集一个单元。集数不同,叙事节奏、表达方式肯定就会有所不同”。

但在毛卫宁看来,不管多少集一个单元,单元剧都需要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故事讲深、讲透,从而让观众产生共情,这个“内核”是不会变的。“要有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情感,要让观众能看着片子哭着、笑着、感动着、自豪着,这才能达到你的表达目的”。

事实上,主创们并非只是把《我们这十年》当成一个中国主旋律剧来做,而是在选题策划阶段就考虑到全球观众,希望做成“新主流剧”,不仅仅中国观众能喜欢,海外全球观众也能喜欢。所以,他们也透露过,所有的海外发行团队和本地运营的字幕团队都在日夜奋战,让20多种语言同步翻译上字幕,翻译成英语、越南语、法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泰语、俄语、印尼语等多个语种在海外20多个频道播出,会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新视角呈现烟火日常

希望观众从中获得继续努力的勇气

除了艺术总监这个身份之外,毛卫宁还是《一日三餐》、《西乡明月》、《砺剑》三个单元的导演。《一日三餐》通过蔡五味的高档酒楼恢复成肠粉店的变化故事,以百姓视角反映了八项规定给中国带来的影响;《西乡明月》通过基层警察程光辉和村霸周大齐的斗争,表现扫黑除恶这十年来取得的成果;而《砺剑》则以“国防和军队建设”为主题,展现了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风采。

对毛卫宁和他的团队来说,这些题材类型也是“从来都没有遇到过的”。毛卫宁解释,像《砺剑》聚焦的是现代军事题材,“这跟我们之前拍《能文能武李延年》的视角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一日三餐》的编剧更是改到第六稿才通过,他感慨是“现代版‘半夜鸡叫’”的创作故事。而《一日三餐》不是给党员干部看“你应该以身作则做成什么”,而是“八项规定到底给人民群众带来什么”。围绕这个思路,他们推翻了之前的构思,不写党员干部,而是写一个餐馆这十年的变化,“通过百姓视角来写八项规定带来的改变,这更有意义”。

毛卫宁坦言,《我们这十年》聚焦的是“我们”,是老百姓的烟火日常,这非常考验主创团队的“讲故事”的能力,“这其实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真实生活,我也希望大家能从中获得继续努力的勇气”。

关键词: 一日三餐 一个单元 八项规定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