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要闻:象·面孔 | 那些“阳康”后献血的人

  • 大象新闻
  • 2022-12-28 10:32:01

大象新闻记者 赵丹/文 受访者供图

没有一丝犹豫,“阳康”多日以后,49岁的曹晓华做的第一件重要的事是献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他是河南郑州人,感染新冠时恰在天津办事,康复以后,他从网上看到医疗用血紧张的消息,就顺道在当地献血。“不管是在天津还是郑州,(我的举动)能对他人有利就行。”

山东的张华(化名),最初看到朋友圈有人为病重亲人求助献血的信息,继而刷到“山东血库库存告急”的词条,于是决定“阳康”后去献血。那天还刚好是圣诞节。

曹晓华、张华等人献血之所以引起关注,不仅仅在于他们“阳康”后的善举,深层次原因是当下全国多地医疗用血紧张的现实问题。

受新冠疫情、冬季气候等因素影响,全国多地医疗用血紧张,部分地区临床血液供应出现缺口。多地发出倡议,呼吁群众义务献血,而新冠感染者痊愈7天后也可以献血。那么,在当下特殊时刻做这项有意义的事,献血者本人是怎么想的呢?

曹晓华

只要能帮到人,就知足了

最近一次献血,曹晓华是在天津。

12月初,曹晓华从郑州到天津办事,不知道在哪里接触了病毒,也可能就是摘掉口罩的一刹那,感染了。当时,郑州的同事给他打电话商量事情,他无奈的说自己“阳”了,发烧39.8度。同事安慰他安心休养。“等我快好了,郑州的同事们纷纷‘中招’了。”

大概是在12月13日左右,曹晓华康复了。在天津,刷到网上医疗用血紧张的消息,这么多年把献血当成公益习惯的他,就势决定在天津献血。

曹晓华在天津献血

令他印象深刻的是,血站的工作人员非常热情,对每位献血者嘘寒问暖,整个采血过程也很顺利。血站还给大家准备了很多点心,以及姜汁红糖等饮品。献血过后,曹晓华坦言感觉对自己的身体也没有什么影响。“我喜欢运动,体质很好,平时也很少感冒。”

说到献血经历,曹晓华称自己多年前就开始做这件事,纯粹是想贡献一份小小的力量。令他没想到的是,之后几年,他的父母住院手术中用到输血,结账时才了解到,“凭献血证和收据等,可以到血液中心申请报销”。

他坦言没有想到自己的无意之举,会在多年后让亲人成为受益者。后来又受到身边几个朋友的触动,这些年他就把献血这件事坚持了下来。

至于为何在当下这么特殊的时间去献血,曹晓华称没想那么多,就是想为用血紧张的局面贡献一点力量。“身边很多朋友是医护人员,他们都在坚持工作。义务献血是我的本份。”

响应呼吁,希望鼓励更多的人

在网上看到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呼吁爱心人士献血的消息,郑州27岁的张世闻于12月27日去血液中心献血。

12月初,张世闻感染新冠,几天之后康复。他看到网上关于血站告急的消息,想奉献一份力量,但是又不了解“阳康”能否献血、何时献血比较合适。

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副主任张淑琴曾向大象新闻介绍,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感染者康复后,血浆中会产生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体,这部分特异性抗体在康复者体内短期保持较高的效价,这些特异性抗体能够中和新冠病毒的活性。

将新冠病毒感染康复者的血浆输入重症患者体内,可使患者体内的大量新冠病毒失去活性,从而降低患者体内病毒的载量,以减缓患者病情的加重,为临床治疗赢得时间,减少重症患者的死亡率。

张世闻后来了解到这些知识以后,更坚定了献血的念头。决定献血头几天,他就特别注意饮食清淡,晚上早些休息,烟酒更是不碰。

27日一大早,住在郑州北四环的张世闻骑了一个多小时的电动车,赶到了血液中心。“献血的人还是挺多的。去了之后,工作人员会询问最近有没有感染,有没有打疫苗等问题。”经过简单体检等环节,张世闻顺利完成献血,临走时工作人员还给了他一个意外之喜——一壶食用油纪念品。

谈到自己的举动,张世闻称,就是想多做些好事,鼓励更多的人。

在年末实现一个心愿

同样是在12月27日,郑州31岁的王先生去献血。回到家,他称家人特别为他做了顿好吃的——家人很支持我做这件有意义的事。

王先生献血凭证

早在三四年前,王先生就开始义务献血,后来还加入了一个志愿者群,群友都是热心公益的普通人,平时会交流献血的有关知识。最近他发现大家都在讨论用血紧张的情况,了解到好多地方的血液中心连续发了几次血库告急的公告。

献血车 资料图

事实确实如此。近日,江苏、福建、上海、北京、江西、甘肃、山东等多地血液中心出现血液存量告急,并向社会发布了相关“倡议信”号召公众踊跃献血。

河南也是如此。

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业务科科长温涛于12月21日接受大象新闻采访时曾介绍,这段时间受新冠病毒阳性居家隔离治疗人数增加、天气日益寒冷等因素叠加影响,出行的市民大幅减少,街头献血严重不足,团队献血组织困难,血液采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省血液中心血液库存已低于最低保障线。

从媒体上了解到这些现实情况,“阳康”大约十天后,王先生完成了献血的想法。回忆献血当天令他感动的细节时,王先生称不仅感动于工作人员在这个特殊时期的坚守,当天还碰到很多和他一样的义务献血者,大家共同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2022年12月底完成这个事,像是实现了一个心愿。”

他还特别提到认识的很多令自己敬佩的人。“有位50多岁的老师和家人献血达百次,而且不图任何回报。”

王先生停了停赞道,“很平凡,又很伟大。”

关键词: 血液中心 工作人员 红十字血液中心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