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走强基计划好吗?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

  • 基金资讯网
  • 2023-02-03 15:43:58

高考走强基计划好吗?

建议你了解之后再说好不好。

强基计划是高校招生的一种特殊途径,区别于高考,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和校测成绩择优录取,突出基础学科的引领作用,入校后单独编班,重点培养。

强基计划对考生进入名校、高校选拔优秀生源、国家培养人才都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①缓解高考裸分压力,增加进入名校的机会;②强基校测考核直面高校专家,增加考生的阅历的同时还能提升自身素质;③强基招生和培养一体化,便于考生提前进行生涯规划;④让少数竞赛银牌及以上的考生破格入围,不占非破格招生计划,为拔尖人才创造了机会。

高校强基计划专业学费跟高考统招录取学生的学费一样,部分学校还有专门的奖学金倾斜。

强基计划开放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相关专业招生,部分学校开放: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医学专业、理论与应用力学、工程力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等。2022年各大高校具体招生专业,以当年高校实际发布的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为准。

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

强基计划是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考生的招生模式。高校根据有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强基计划的招生和培养方案。符合高校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高考前申请参加强基计划招生。

1强基计划报名条件是什么

1、高三的考生

强基计划报名条件之一就是必须是高三的考生才有资格报名,因为强基计划主要针对的就是高中的学生,而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2、必须符合高考报名条件并参加高考考试

强基计划报名条件之一便是必须符合高考报名条件并参加高考考试,因为强基计划是要对高考成绩有所要求的,并且高考成绩也在高校选择中占的比例很大,所以必须参加高考考试,才有资格报名强基计划,而高考成绩也是入围的敲门砖。

3、拥有在省级比赛或五大学科竞赛中的获奖记录来证明自己具有学科特长等

强基计划报名条件之一便是拥有在省级比赛或五大学科竞赛中的获奖记录来证明自己具有学科特长等。因为强基计划主要是为了选拔专业人才而实施的计划,因此,它对成绩和优秀人才的要求就会较为高,但通过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可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

2报考强基计划有什么要求

1. 高三考生,符合高考报考条件并且参加高考,应届生和复读生均可。

2. 拥有省级比赛或五大学科竞赛的获奖记录,且能够证明自己具有学科特长。

3. 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占比不低于85%)以及高校综合素质评价折算出考生最终的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录取。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可破格入围高校考核,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3强基计划的优势

1、更具公平性

强基计划对于考生来说公平且公正,毕竟高考成绩是参加强基计划的入场券,而在强基计划中高考成绩占综合成绩的85%以上,以成绩为核心,对于所有考生来说更公平。

2、报名限制低

强基计划不设立硬性指标,理论上大家有高考资格的话都可以报名,不像以往的自主招生,对于奖项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你成绩好就有机会进校考,所以平时成绩不错但缺少奖项、实践活动的考生家长也可以考虑。

3、招生院校层次高

强基计划目前36所试点强基计划的院校是都是双一流大学。双一流是继“985工程”“211工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大部分是跟“985工程”高校重合,从这类高校毕业,将来就业方面会更加的顺利。

4、师资配备顶尖

强基计划是国家大力扶持的项目,培养的也是国家急需人才,所以在人才培养方面会更加重视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所以往往实行精英教学,小班教育,配备最好的师资,本科即开始配备导师,逐步探索本硕博连读模式。

5、优先保研直博

强基计划就是为了国家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所以强基计划的考生优先保研直博,派出各大学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提供最优质的实验基地,确保这批学生能够为国家科研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 强基计划和裸考哪个难 高考走强基计划好吗 国家专项和强基计划啥意思 选择了强基计划后悔得要命 强基计划从高一就开始吗 600分左右能报强基计划吗 强基计划中途被淘汰怎么办 女孩报强基计划读什么专业好 强基计划的36个学校 2022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

 

联系邮箱:85 572 98@qq.com 法律支持:广东海新律师事务所 刘海涛 律师

粤ICP备18023326号-36未经授权不得镜像、转载、摘抄本站内容,违者必究!Copyright 2016 IGDZ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之窗 版权所有